官方 Lanisky网站建设:企业、政府、学校网站建设、开发、代运营(广州18820090892,深圳18007555088,微信同号)
官方 丰业合作社:广东省示范社,全国合作收购荔枝、圣女果、番石榴等,体验式入园采摘0759-6905386,15360737081 )
“数智化”经济:战“疫”时代新动能
“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2月23日中央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指出,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此前,于2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求,推动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5G网络、工业互联网……这些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新产业,在此次疫情抗击中风起云涌、大显身手。从病房里自由穿梭的送餐机器人、悬停半空为车流导航的无人机,到5G支持下的远程诊疗、数十万人同时在线的“云会议”、千万社区投入使用的“健康码”小程序,种种以“免接触”“数智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抗疫时代的中国经济增添了强劲的动能。
信息通信产业助力全民抗击疫情
日前,一群不怕传染的“机器战士”在防疫一线走红。在隔离病房,他们一天24小时为患者送餐送药;在高速检查站,他们充当警察提醒司机注意防护,在地铁站,他们充当消毒员确保公众安全。
疫情发生以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倡议——“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协力抗击疫情”,得到人工智能产业积极响应。在图像AI识别技术的辅助下,传统需要5-6个小时才能完成的病例评估在2-3秒内就能完成;在人工智能算力的支持下,病毒基因测序、新药研发、蛋白筛选等研发工作大幅提速。百度紧急推出针对疫情防控的智能外呼平台,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打电话,快速排查社区人员健康状况。阿里研发的智能疫情机器人,支持了浙江、黑龙江、山东等地“网上智能问诊与人工服务”。京东的智能仓储AGV机器人24小时不停歇实现大规模、全流程、多场景应用。碧桂园的煲仔饭机器人为隔离点提供全天候无接触式循环生产与配餐,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我国有16亿手机用户,电信大数据能精准可信地勾勒人员流动轨迹。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挥行业优势,统筹安排信息通信企业紧急建立疫情大数据分析模型,每日向中央和地方推送动态人员流动态势分析、预警信息,为疫情扩散趋势研判、提前防范提供重要参考。如通过人员流出的大数据,及时向湖北等地周边省份发出疫情态势预警;针对节后返程高峰,为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提供人员流动分析。利用通信行业推送的数据,地方对比当地旅游、交管、出行等数据,摸排出重点人员,为基层防控筛查提供精细化数据支持。三大基础电信企业还向用户提供了“14天内到访地查询”服务。
去年刚刚商用的5G成为疫情防控的“利器”。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通过中国电信5G网络向全国直播,上亿网友扮演“云监工”;5G+远程会诊系统全国快速落地,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开展多次远程会诊,北上广鄂的医疗专家共同参与救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采用5G+热成像技术的体温监测设备在人流密集区域投入使用,能快速发现人群中体温异常者;通过中国移动5G网络和云视讯系统,青岛完成总投资105亿元的12个重点项目网络签约。
与此同时,“免接触”需求也催生了一大批新业态新模式。生鲜电商,在春节防疫期间交易量暴涨350%。线上下单、无接触配送生鲜蔬菜,成为“免接触经济”的代表。疫情期间,亿万居家“宅”人带来信息消费规模和质量的双提升。视频与游戏消费大幅增长,参与知识付费、办理会员的网民数量激增,博物馆、美术馆上线的VR/AR体验备受欢迎。这些都有助于对冲疫情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智化”创新生产模式和产业生态
2003年的“非典”疫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让年轻人的网购时尚快速发展为全民电商新潮流。如今的新冠肺炎疫情,正深刻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让生产作业“免接触”、生产要素远程调度以及生产服务快速上云等成为新的发展方向。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汽车等“数智化”新业态新模式,纷纷从此前的技术验证业务测试、行业应用试点示范阶段,加速实现规模化、产业化新发展。
随着5G网络在疫情中的加速部署,AI、无人机、智能机器人以及无人驾驶车辆等应用开始深入到各行业各类场景,远程诊疗、远程会议、大数据分析得以大规模铺开。这无疑将进一步放大我国在4G时代形成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优势,加速我国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在5G时代的爆发。
工业互联网不仅帮助企业在短期内实现精准复工复产,还让传统产业链成员之间联系更加密切,有助于大中小企业联合抗疫,巩固提升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腾讯云推出涵盖智慧通行、协同办公、安全防护和远程设备管理四大场景的解决方案。海尔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疫情医疗物资信息共享资源汇聚平台,包括物资需求、生产企业、原材料和物流等重要信息,助力环节疫情防控物资紧张局面。借助阿里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批中小微企业快速接入300多款第三方工业APP应用,成本仅为传统工业软件的1/5,借助平台所连接的设计、电商、线下渠道等资源,为企业打开外部合作,并优化产销合同。
疫情之下,智能制造在无人化/少人化作业、“工厂不停产,员工不碰面”等方面优势凸显。在上海宝钢,200米长的生产线上只有2名工人流动检视,100多平的操作室里分散着几位员工远程操控系统,12个智能机器人承担了所有“危脏难”工作,无人吊机完成每天10万吨的成品钢卷的调运,成为疫情之下我国制造业勇闯难关转型发展的“灯塔工厂”。化纤行业的新凤鸣集团通过柔性智能化产线,用近800台机器人覆盖原本依赖人工的生产环节,大幅降低了人员短缺对产能的影响。在徐工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一条能够兼容18道工序,生产20多种产品的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转,一名工人可以控制10台机器,智能化代替了大量的人工作业,在契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还提升了产能。
5G、车联网、智能驾驶等技术正加快推动汽车、交通等传统产业与电子、软件、互联网、信息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一个巨型产业新生态呼之欲出。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形成中国的智能汽车技术、产业、基础设施、标准、监管与安全体系。业内人士表示,智能汽车产业将广泛融合先进传感器、电控系统、AI芯片、人机交互器件、路测感知设施、智能交通系统、5G-V2X信息通信、智慧城市智能共享出行系统、数据增值服务等新产业,将打造十万亿级全新产业生态体系,为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冬去春来,时序交替。2020年的春天,有一股力量,用科技打造抗击疫情的利器,用数字减少人人接触的风险,用平台建起商品流通的金桥,用创新拨迈开经济发展的脚步。这就是数字经济的力量。这股力量一旦开足马力,必将引领中国经济加快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和浓重阴影,向着更低风险、更多智能、更高质量的方向有力前行。